无忌啊,公主非要跟着我们你说怎么办?
无忌倒是没有什么抵触情绪,反而很开心的说道:公主能跟着我们,我们还可以照顾照顾她,我觉得挺好的呢。
行吧!我也不是不想让青霞公主跟我们一起,只是觉得好不容易的两人世界,突然多出来了一个人,觉得有些不自然罢了
青霞公主喘着粗气说道:李将军,晓晓,终于找到你们了
无忌安慰道:公主,陛下的事情我们也已经知道了
青霞公主看了我一眼:晓晓姐!
我点了点头跟青霞说道:青霞,你不要太难受。
青霞的脸色有些不太好,无忌向我使了一个眼色,我走到青霞面前拍了拍她的肩膀说道:辩机最近是不是都没有见过他?
青霞点了点头,要不你跟我们一起出去游玩吧?缓解缓解内心的不开心。
青霞看着我,又看了看无忌:李将军,你的黑衣玄甲军怎么办?
李无忌叹息了一声答道:上次太子谋反的时候,黑衣玄甲军已经全部阵亡,陛下现在已经驾崩了,黑衣玄甲军也已经成为了历史。
青霞道:哦,是这样啊。
无忌反倒过来安慰公主说道:公主,是不是有什么不开心的事情,可以说出来,我和晓晓说不定可以帮你。
父皇驾崩了,哥哥当上了皇帝之后整个人都变了,朝政局势完全由着长孙无忌和苏定方把持着,更可气的是父皇临终的时候,哥哥竟不让我看望父亲最后一眼。
我看到青霞的眼中有泪水闪出,又忽然想到了房遗爱,担心的问道:房遗爱那边公主打算怎么办?
青霞摇了摇头:自从他得知父皇驾崩得消息之后,整整喝了一晚上的酒,我想去安慰安慰他,反而被他骂了一顿。
无忌道:那就不去管他了,我们准备一下,马上出发去外面游历吧!
我点了点头问青霞:公主要陪我们一起去吗?青霞点了点头:辩机也不知何时才能回来,我们一起去罢了!
有了公主的加入,我们的身份则更加尊贵,原本是一个将军带着一个小奴婢,现在我们之间最大的是一个公主。自春秋时期开始,我国古代就开始推行严格的户籍制度以保证税收(主要是征粮)和抓丁,到秦国时这一制度已经非常完善了。自商鞅的保甲连坐法起,普通民众就没有了随意迁徙的权利。没有许可随意离开住地的民众,被认为是脱籍,是严重的大罪。到后世,也有专门的名词来定义这样不受官府户籍管辖的民户,叫“流民。“游士在,亡符,居县赀一甲;卒岁,责之。有为故秦人出,削籍,上造以上为鬼薪,公士以下刑为城旦。”事实上后世多少有些类似的情况。读书人的赶考和游历都比平民要容易很多,特别是唐朝开始将民众按“户”分类之后。读书人是其中的特权阶层,一旦成了生员,那么享有的特权远多于平民。古人说得好,嫁的好不如生的好,有公主在,我们出行也会更加方便一些。
无忌从他的怀里取出了几枚铜钱,向上一抛,自己看了一眼,我不了解他这是做什么,就像他问道这是何意?无忌给我解释道:我们出行之前都得卜一卦,择吉日吉时,出行前问卜可以追溯到殷代,直到晋代,这也是人们出行前不可或缺的步骤。到了唐朝,一批专门为出行准备的问卜书籍开始大行其道,只需要在出行前翻阅查询即可,但是我小的时候拜过一个算卦的师傅叫袁天罡,这是他交给我的方法。
我点了点头,无忌便去后面的马车里清点了一下行李
行李宁多勿缺,夜壶也是必备品。古代的客栈没有专门的厕所,所以夜壶马桶是旅行必备。他们随身的行李,不仅有生活用品、床上用品、还有蜡烛、茶叶、棋子、折叠棋盘和中药等。“熟艾、大黄、芒硝、甘草、干姜、蜀椒”这些中药,按照《千金要方》、《医说》等众多医术的说法,都是“居家旅行必备良药”,大多有芳香开窍、除秽杀虫的作用。
还没好吗?无忌。
无忌不好意思的笑了笑,东西有点多,我去后面一看,乖乖嘞,确实是多,我说带这么多行李能行吗?会不会有点麻烦?万一东西丢了呢?
无忌说道:出门在外不带行李怎么能行,财产安全自然也有办法。旅行路上艰险不断,本朝时出现了镖局,为商旅护航,价格不菲,惠顾者多为运货商人。到达目的地,再随身携带行李也不方便。南北朝时就已经出现了专门储货纳客的场所,相当于“仓库”,被称为“邸店”或“传舍”。唐代还有专为客人保管钱币的“柜坊”,你懂了吗?晓晓。
好吧好吧,你们的是真麻烦,到我们家一个快递解决的事情。
无忌和青霞同时看着我问道:什么是快递?
就是把一个东西从这个地方送到那个地方。
青霞道:是马车吗?
是飞机!
两个人又问道:什么是飞机?
我赶紧打断他们,生怕再问下去,我会崩溃
咱们这边是去哪里?我问道
无忌说道,咱们去神都洛阳
我心中的地图大致划拉一下,从长安到洛阳,好几千里呢,咱们怎么去?
无忌说道:走水路舍近求远,马或马车不是谁都坐得起。古人只要能走水路的,就算绕远道也在所不惜。因为坐车颠簸、翻山越岭危险,水路要惬意多了。隋唐时代,大运河开通连接南北,租船服务也普遍起来。不过水路也因为天气、水流方向的变化,会影响出行,这时上陆地即可。
古代的车呢,也有很多种,以速度取胜的“包赶程”,多为耐力持久的骡车,即便是千里长途,戴星而行,数日可达。以稳著称的“太平车”,重大粗陋,以牛牵挽,每天行程不超过30里。车身悬挂铁铃,行进时发出声响,数里之外可闻,宛如喇叭,好让对面来的车辆有预先避让的准备。最常见的“马或马车”,都是有一定身份和有钱人群的选择。
你明白了吗?
我傻傻的点了点头又看了看我们乘坐的马车,心想原来这玩意还不是一般人能做的起的呢!
最后一个问题,无忌,一路上咱们住哪里?
是啊!青霞也问道,这可是大问题
住宿条件良莠不齐,民宿大行其道。说到旅行中的住,我们解决旅行住宿的方案真是五花八门。官家住驿站,商旅住客栈,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时候,民宿和寺庙、道观都是不错的选择,而露宿野外或夜宿船家也时常在所难免。民宿是最常见的选择,民间有大致的收费标准。也可以宿在寺院道观,不过并非免费,有的寺庙会用香火钱的方式收取费用,有的则会直接表明佣给。
当年打仗的时候,条件则更差,不过两位请放心,这次我沿路已经打点好了,咱们赶紧上车吧!
洛阳到长安有三百八十多公里,也就是古代760里左右,好在有陆路水路两种选择,陆路的话,步行白天走晚上休息,要五六天能到,骑马乘车的话,一日可以300里左右,两天左右到。最快的是日夜兼程的驿驰,一天可以赶路500-700里,这样一天多就到了。水路受水流风向人力因素影响大,顺利的话两三天,不顺的话耽搁一个星期也是可能的。
我们这样的速度,我估摸着差不多得半个月的时间
一路上我的问题不断,无忌都一一给我解答,快到中途客栈的时候我又问了一个我最想知道的问题
那就是古代人为何定都是洛阳或者长安呢?
无忌简单的给我说了下,我算是明白了
在古代中国,决定一个都城地点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地理位置、山川形势等自然因素,也包括经济、文化等人文因素。而长安和洛阳则很好地符合了很多条件。
首先,长安地处偏西,位于内地和边疆的交界处,而洛阳居天下之中,四通八达,在交通便利上洛阳占有优势。而长安居关中之地,东有崤函天险,南有武关、西有散关、北有萧关,易守难攻,一旦东方出现变乱,便可以坐镇长安,进可攻,退可守。
王朝的政治需求也是决定定都地点的因素。西周定都镐京,关中时周族的发源地,十分适合他们的农耕经济,周成王时修筑洛邑为陪都,号成周,是为了了监视和震慑商朝的移民,控制东方领地。秦朝统一后,沿用了原先的首都,国祚短暂,未能来得及考虑都城迁移的问题。
西汉最初定都于洛阳,后娄敬进谏,力陈关中的险要和富庶。西汉最终定都关中,除了以上原因,还因为在东方分封了大量的诸侯王国,定都长安可以随时扑灭可能的叛乱。
另一个层面来说,唐朝和北周、隋朝一样,是关陇贵族在关中地区建立的封建王朝,不仅有着一定的政治延续性,还是关陇集团操作的必然结果。作为同样出身于关陇贵族的李渊来说,定都长安是最佳的选择,也是光宗耀祖的好事情。所以,刚刚登基称帝的李渊绝对不会傻到放着离老家那么近的一座完整无缺、历史悠久的长安城不用,再跑到其他地方重新建立新的都城!
况且,李渊手下的不少文臣武将都出身于关中地区,也不想离开自己生于斯长于斯的故乡,更想在故乡衣锦还乡!所以说,在李渊和他手下的文臣武将的强烈要求下,定都长安是非常英明的举措,顺应了当时的时代潮流。
至于后来为何会偏于洛阳,完全是因为武则天了